走路时双腿像灌了铅,迈不开步;转身时要一步一顿,如同机器人般机械;手指还会不受控制地颤抖…… 这些看似是 “衰老” 的正常表现,可能是帕金森病发出的信号。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帕金森病正悄悄夺走中老年人的身体灵活性。
帕金森病的核心问题出在大脑中的 “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”。这些细胞负责分泌多巴胺,一种调控肌肉运动的关键物质。当它们因衰老、遗传或环境因素大量死亡,多巴胺分泌不足,就会导致运动指令传递受阻,出现肌肉僵硬、运动迟缓、静止性震颤等典型症状。患者常形容自己的身体 “不听使唤”,系纽扣、写字等精细动作变得异常困难,走路时手臂也不会自然摆动。
值得注意的是,帕金森病并非老年人专属。近年来,40 岁以下的年轻患者逐渐增多,长期熬夜、精神压力大、接触农药等环境毒素,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。更隐蔽的是,疾病早期可能先出现嗅觉减退、睡眠中大喊大叫、便秘等 “非运动症状”,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,导致诊断延误。
展开剩余47%目前,帕金森病虽无法根治,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。药物治疗能补充多巴胺或调节神经递质,手术治疗如脑深部电刺激术则能为中晚期患者重启 “运动开关”。同时,康复训练至关重要 —— 平衡练习、步态训练、太极拳等运动,能帮助患者保持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,延缓功能衰退。
如果身边有人出现类似症状,千万别简单归咎于 “老了”。早发现、早干预,才能让身体摆脱 “机器人” 般的僵硬,重新找回灵活与自在。关注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,就是守护生活质量的第一步。
发布于:北京市迎客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